close

 

由台北往南的火車上,我重複聽了好幾次圖騰樂團的"我在那邊唱"。

只要一播放這首歌,我馬上能聯想到的,就是2006那年暑假的鐵馬影展。影展在縣定古蹟陸軍港歷史空間播放。那時我短暫地回花蓮休息幾天,在某個空檔我們決定要去看看,不是為了影片本身而挑選,而是時間點。
那部片就是「海棠、馬沙與珊瑚-三個颱風的名字,紀錄的是2005年貢寮海洋音樂祭(以及福隆海灘)所發生的幕前幕後。

我還記得,當初看完後也寫了篇網誌,也更確定自己是喜歡走"幕後"工作的-事實證明,上份工作的我確實也在不停策畫活動,當個"幕後黑手"。

圖騰樂團就是在那時被紀錄的團體之一,影片結束後這麼多年,能夠牽起記憶的除了每年音樂祭的新聞外,就是這首歌了。
而主唱Suming,多年後我竟然在簡單音樂節時巧遇,歌聲一樣動人。

"我在那邊唱"唱的是家鄉,而我那時也正因離開了"半個家鄉"的花蓮獨自在台北為研究所考試做準備,所以對於歌詞的內容分外有感觸。
這首歌好適合路途中聆聽,簡單乾淨的襯樂、與單純的詞。

而昨天在火車上,似乎又重新回味了那段時光。不同的是當年北上,而今我南下。
但不同的豈止這點。

城市沒有陽光的溫暖 馬路沒有故鄉草原來的平坦
路燈沒有照亮我已迷失很久的方向 我卻在這裡 惆悵

今年2014,還記得當初影片中出現的一位少年評審,寫文章前特別查了查資料,他叫楊子頡,後來念了台大社工系,至今仍投入音樂與社會議題運動之中;而郭笑芸導演則持續投身於紀錄片創作中,這幾年關注的議題是家庭。讀著讀著竟然有種,"大家依舊堅持著"的欣慰感。

「海棠、馬沙與珊瑚」其實討論了不少議題(當然環境保護也是關鍵),也看到了活動組成的複雜元素。每場活動都是經歷多種磨合所達成的結果,不一定完美,事實上也不存在所謂完美的ending。但活動中就是結束了,只是留在大家心中的是什麼呢? 也許對於單純參與音樂祭的人,是一種high和幾張青春的印象。可對於投入其中的工作人員,以及真心愛著這片海灘的人們,一年的音樂祭過去了,留下了什麼痕跡呢?

而今日的台灣仍有許多人為了反核而努力、為了地方發展而奮鬥、為了音樂而堅持,也有人,單純為了自己生活的土地,持續進行著自身的實踐,就像影片中撿拾的士官長。

紀錄片之所以迷人,也許就是保留了那時的點點滴滴,那些就算日後回憶起來也可能被我們無意識改寫的記憶 (但我們也須謹記紀錄片的本身就存在著紀錄者的選擇意識);
而歌曲之所以動人,也在於它使得記憶更加深邃,讓我們在不同時空背景下,仍舊能重新感受當初。

分享一下Suming 獨唱的live版本,因為在我記憶中的那首歌,不是專輯的感覺,但也有點遺憾沒找到團體的live版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SefzXTd6BA

另外發現張懸的版本,也很不錯 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l0TxSMa8pE

 

而那年暑假在台北一個人,沒留下任何一張照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